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更新 > 2012年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资源包B

2012年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资源包B

2011年12月20日 09:35:46 来源:台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访问量:668

2012年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资源包B
 
作者:研训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3    更新时间:2011-12-19   【字体:小 大】
 
 
  
课堂十项教学基本技能

 

在近期连续的岗位培训考核中,有的老师说,这些技能我们以前也是使用的,只是不知道名称。但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问题,如果如此,大家应该是十分熟练了,但为什么在考核中却显得异常艰难,有的学校考核几次都过不了。所以,不是名称问题,而是使用的不到位、甚至不会使用问题。下面,我就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逐一加以说明,以期引起使用者的注意。

很多课堂教学为什么没有教学的味道,课上得枯燥单调,学生提不起兴趣,学生的思维没有灵活和运转起来,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使用这十项教学基本技能——采访、追问、评价、表决、反意、归谬、佯误、留白、咨询答疑、小先生制。

 

一、采访

1、采访与提问的区别

提问是当学生举手时,教师对举手者的指定;或者学生不举手,教师站在讲台上,对学生的随机抽查指定。而采访则不然,它是当没有学生举手时,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进行使全班都能听得见的询问;或者教师叫举手的学生把手放下,随和地走到学生的书桌中间,平伸出手臂示意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当学生不愿意回答或不会回答时,教师要亲切地示意学生不要紧,然后再采访其他人。

提问是居高临下的,采访是走到眼前的;提问是威严的、采访是随和的;提问是考查性质的、采访是询问性质的;提问是指定性的、采访是随意的;提问产生的是紧张、采访产生的是放松;提问使得人人自危、采访却使学生会跃跃欲试。

2、采访的前提条件

(1)当教师提出问题,全班没有学生举手时,可以使用采访的形式;

(2)当总是几名优秀学生举手,对全班有垄断趋势时,可以使用采访的形式。

3、采访的注意事项

(1)教师混淆与提问的区别,在神态上还是颐指气使;在语气上,还是考察别人的;所以这种做法本质上依然是提问。有些教师一直说自己就是按照采访的要求做的,但没有效果。殊不知,这些教师根本就没会做,或者从本质上从来就没有做过。

(2)采访往往与追问、表决、评价联合使用。

(3)教师要注意不要揪住一名学生不放手,那就叫做“拷问”;或者反复暗示学生自己的答案,那就叫做“诱供”。

 

二、追问

1、追问的必要性

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不是听之任之,就是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就是不疼不痒地与之“搭讪”,既起不到深入深刻的目的,又起不到激发学生思考的功效。而及时有效的追问,不仅可以使问题深刻化,还可以激发起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兴趣。

2、追问示例

(1)最典型和最常用的追问就是“你是怎样想的?”

(2)美国课例《灰姑娘》,学生说:“我很痛恨那个后妈,她竟然不让灰姑娘去参加舞会,而让自己的女儿去参加舞会。”教师追问:“假如你就是那个后妈,你是让自己的女儿参加舞会,还是让别人的女儿参加舞会?”一语中的,直指这节课问题的核心。

(3)学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总觉得这酒很淡,酒性不烈。”教师追问:“为什么会觉得酒很淡呢?是酒的度数太低吗?换酒就可以了!”“不是”“那是因为什么呢?”

(4)学生:“这是中点,连上就是中位线了。”教师追问:“你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3、追问的注意事项

(1)追问不能太频,逮住一个人问个不停,不仅学生遭受拷问,教师问来问去连自己都糊涂了。

(2)教师追问的时候必须声音响亮,使全班都能听见,因为你不仅仅是在问一名同学,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向全班提出疑问。否则,由于教师在反复对付一个同学,往往会出现全班纪律松弛的局面。你们两个人在那里嘀咕,会严重波及教学效果和课堂秩序。

(3)教师不能以追问来诱供,学生憋得满脸通红,就是摸不准老师让自己回答什么。教师也是干着急——这么暗示启发就是不往答案上回答,这样的追问已经失去了有效的意义。

 

三、评价

1、评价的意义

评价的第一层意义是鼓励,这会使学生感到荣耀和振奋。但有的教师使用简单化,比如常见的“我们给这名同学以掌声鼓励”“伸出拇指赞一赞他”等等,由于矫情做作的形式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而使得这样的做法效果不大甚至相反。还有的教师过分夸大,而使得评价缺乏真实感、以其虚假而使人不舒服。比如:“你真是个小科学家”“你长大一定会考上清华大学”等等,这不仅不令人信服,还会使被评价者背上包袱,不知如何面对下课后同学们的揶揄。

我曾经说过人大附中王君老师课堂的评价,她的评价很有煽动力而竟然不重复。有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东张西望、不知所云,而屏幕上的词中恰恰有一句“寻寻觅觅”,于是王老师诙谐地说:“你还在寻寻觅觅呢?”引起了全班会心的微笑,其教学机智可见一斑。一位同学选了“牛郎织女”这句词,王老师则微笑着说:“你真是一个比较浪漫的孩子。”其它即兴评价还有:“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句话很有哲理”“是一个思维很有深度的孩子”“再重新调整一下就更好了”“小男孩说话时,眼睛闪闪发亮,真好!”当同学们激愤地说到我国还存在的“活熊取胆”时,王君老师同样激动地评价道:“听了你们的话,老师的心都湿了。”彰显出一位优秀语文教师的丰富词汇和人文素养。

评价的第二层意义是评论,这里既有发言价值内涵的挖掘,又有对待问题的商榷和中肯的建议。比如,“从你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人民币的升值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你的看法很有新意,这说明维纳斯雕塑固然很美,但也有缺陷。”“你的分类没有遗漏,但是很遗憾这里面有重复,是不符合分类原则的,你再仔细权衡一下,老师期待着。”“你是这样认为的,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还有更深刻的含义没有把握,你再想一下,看我们能不能取得一致。”

2、评价的使用条件

(1)必须是真正的有感而发,这样的评价才会真实可信。否则,不论你怎样伪装,学生的心灵也会感觉到虚情假意。

(2)这个问题必须评论,否则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者反之,会引起思维的混乱。

3、评价的注意事项

(1)以鼓励出发的评价不能用滥,人们不会珍惜轻易到手的东西。所以在使用语言上要留有余地,不能把学生放到炉火上烤,而是使他们更愿意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见解。

(2)以评论出发的评价不能断言,否则人家就不会和你玩了。既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又要使学生产生继续辩解的愿望。所以,在语言和语气的使用上,要平易近人、商量的而不是武断的,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

 

四、表决

1、表决的由来

简单的“是”或“否”的回答,不仅不能够产生有效的意义,反而会浪费和占用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这时,可采用表决的方式,既使教师马上明了全班持这一观点的人数,又知道不同意的学生到底是谁,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2、表决的方式

可以是教师的观点、也可以是学生的观点;既可以是正确的观点、也可以是错误的观点。“同意这一观点的请举手!”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全班无一遗漏全部举手:这时可考察这里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学生,随机提问“请你说一下你同意的理由”;第二种情况,全班有不举手的学生:这时务必随即叫起不举手的学生,“老师看见了你没有举手,请你说一下不同意的理由”。假如有的学生是由于没有听讲,而张口结舌不知所云;或者不清楚如何回答,这时被叫起的学生往往愣在那里不能发言,于是教师可插入荒唐的结论,使其必开其口洗清自己。比如《狮子与兔子》一课,教师:“狮子被蚂蚁欺负了,所以它是弱小的,同意这一观点的请举手”“你没有举手,说一下你的看法”;教师:“下面我们这样表决,狮子是强大的百兽之王,谁也不可能欺负它,同意这一观点的请举手”“老师注意到你两次都没有举手,你是怎样看的?”“你要是说不出来,老师替你想一个理由,那就是你认为狮子这种动物是不存在的,是不是?”

3、表决的前提条件

(1)众说纷纭,观点集中不起来。这时,表决起到了整理现场的作用,把持有不同观点的阵营一下子区别得泾渭分明。

(2)学生说出了错误的答案,而这种答案很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为了深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必要在这里打一场战役。

(3)教师刚讲完重点,为了考察学生们是否听明白了,这时可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表述,在全班进行表决,即可立刻明确方才全班的学习情况。

4、表决的注意事项

(1)一般不用正反两方面的表决,因为不举手就是不同意,马上提问这样的学生就可以获得相反的意见或看法。而对于很纠结的观点,则必须正反两方面表决,以判明阵营。

(2)一般表决后,要提问不举手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意见不是你表述的意见,为了探明原因,必须请他们回答才会知道理由。而这时,敢于不举手的学生,也会很乐意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他们会有思想准备的。

(3)表决后经过发言,教师要有结论,至少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如果依旧是是而非,那就失去了表决的实际意义,而且学生也会由于不得要领而兴趣大减。

 

五、反意

1、反意的意义

反意以其大幅的心理落差引起学生的注意,以近似于荒唐的观点引起学生的反驳动机,以达到辩论问题、加深记忆、深刻理解的目的。

2、反意的举例

(1)教师:“我看这个定理表述的太罗嗦,有的字可以去掉,大家看一看可以去掉哪些字,为什么?”同学们引起了警觉,在看这个定理,这已经是一个记忆的过程了,但是可能没有人发言。教师继续反意:“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我看这个同字没有必要,可以去掉。同意我看法的请举手,但是不举手的同学可要说服我、反驳我,否则就是同意喽。”“你没有举手,能不能说服我?”“这位同学,你能反驳我吗?”

有的人说,假如全班都举手同意错误的观点怎么办?这时,可以请同意的同学都起立,待大家都站好后,教师杀回马枪:“很遗憾,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现在站起来的同学都错了,请坐。下面看一看错在哪里?谁能找到错误的原因?”

(2)教师:“徐志摩的诗《这年头活着不易》我看他不是为了看桂花而去访桂,而是为了去看那个村姑,否则为什么顶着雨去烟霞岭呢?等天晴不行吗?这是等不及了。同意我观点和不同意我观点的同学都要用诗中的语言或情境来说明。”教师在注重文本,防止脱离文本的天马行空式回答。

3、反意使用的前提条件

(1)为了记忆某些东西,以此来加深印象,通过反复琢磨达到潜意识记忆的目的。

(2)为了深化某些知识,通过辩论、反驳来深刻认识,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3)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激趣,激活学生参与的动机和愿望,使学生欲说不行、欲罢不能,从而进入到教学的愤悱状态,这乃是一种“可教学时刻”的营造。

4、反意使用的注意事项

(1)必须使学生立刻感到这是错误的、荒谬的。否则就会引狼入室、适得其反,给学生造成知识性错误的印刻效应,矫枉过正自找麻烦。所以,反意是一个技巧性很高的技能。

(2)必须使学生立刻产生反驳的愿望,要有趣味不要枯燥。否则,你说你的、我无动于衷,这就失去了反意的功能。

(3)要反到点子上。比如上例中的“同”字,关键就是同底数的幂,而这正是教师要强调的,只是教师没有采用正面强调的做法,那样恐怕学生会不以为然,效果不佳。而教师采用这样的做法,会使学生印象十分深刻,可能永久也不会忘记。

 

六、归谬

1、归谬的做法

归谬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教学技巧,远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苏格拉底对话法就是归谬。有人对苏格拉底说:“凡是欺骗的行为都是不正义的。”苏格拉底说:“那好吧,就按照你说的,我来举个例子。我们的军队被敌人包围了,士兵们斗志涣散。这时侯,将军大声说道:“我们的援兵来了,大家冲出去呀!”士兵们闻听为之一振,立刻众志成城冲杀了出去。但实际上并没有援兵,这位将军在临危之际做出了欺骗的行为,你难道能说这是不正义的吗?”“那这是在战争时期,是个非常时期,在平时是不可以的。”“那好,你再听,有一个孩子生病了,就是不肯吃药。他的父亲欺骗他说,这药水是甜的、很好喝,于是这孩子就把药水一饮而尽。虽然发现受骗了,但也把药吃完了,最后这孩子的病好了,你能说他的父亲是不正义的吗?”于是那个人服气了:“还是我说的有问题,我再考虑一下。”

顺着学生的错误思路说,不要打断他,直到引出荒诞的结论。于是,学生自己就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而这种认识将是深刻的、长效的和令人服气的。

2、归谬的意义

如果学习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那么这种学习就是生硬的、强制的,因而也就不再是真正的教育。归谬的做法,正是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认识错误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样的学习会产生神奇的效果,不仅学生会心服口服,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

3、归谬举例

一节几何课,教师征求如何引辅助线。一名学生发言,连结三角形顶点和对边中点。这个引法是错误的,是不能证明出结果的。但是教师并没有生硬地制止、或简单地告知不可以,而是像太极一样顺势而为——归谬:“好吧,就像你这样引”“引完了,还怎么证明?”“证明三角形全等”“哪两个三角形全等?”“不对,老师我引错了,证不出来。”“知道为什么错吗?这个三角形并不是直角三角形,所以不符合<斜边中点直角顶、连结两点添中线>的规律。”学生心悦诚服地坐下了,并且更加全神贯注地听讲了。

4、归谬使用的条件

(1)某些焦点问题,采用正面说教的形式效果不好,这时可顺其思路发展,直到荒诞不堪,而学生们会在会心的笑声中加深印象,达到解析与记忆的目的。

(2)学生说出的是由于思维定势所导致的典型错误,具有代表性,简单地纠正不能引起全班的重视,以后很可能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时,可使用归谬的技能使其深刻和警觉。

(3)学生不服气,教师正面很难说服他,这时不妨采用归谬的技能,让事实教育他。

5、归谬的注意事项

(1)教师在使用时,必须有把握达到既定的靶向,否则会在教学中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2)教师在使用时,必须把握时间,不能拖得太久,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得不偿失。

(3)教师在使用中,思路必须十分清晰,而且要及时回顾,几步后就达到目的。不能颠三倒四、说来说去把自己都说糊涂了;或者全班听得雾里看花、不得要领,这样都会适得其反。所以,这种技能只有熟练了才会用得顺手。

 

七、佯误

1、佯误的做法

80年代我曾在辽师数学系学习,有一次上高等几何课,由于是下午,天气炎热、外加课程艰难听得很困难,大家都昏昏欲睡。忽然,上课的王老师不会了,只见他望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出神,下面的同学立刻精神了,也纷纷瞪起眼睛仔细地观察每一个证明步骤。不时有同学提示王老师的证明思路,但随着王老师的回答,都很快地打消了同学们的念头。因为,这些做法都在证明的过程中碰了壁。整个课堂异常兴奋,大家纷纷出谋划策,而王老师也不慌不忙地应对着,直到问题的解决。这时,大家才放松下来,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三十余年过去了,这一幕仍然历历在目,而我至今也没弄明白那一天王老师到底是不是真的不会了?

但是,我却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种“佯误”的教学方法,实在是很有效。我有一名学生,她的小孩子看书,她也跟着阅读,但是看完后却并不像一般的家长那样,直接询问孩子、考察孩子看没看懂。她采用的方法就是佯误,她说:“这个地方我怎么也没看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你看那小孩这时可来了精神,小手指指点点、嘴里滔滔不绝,给妈妈讲了个明明白白。不仅他妈妈知道了孩子阅读的情况,而且还使她的小孩当了一回小老师,这个讲解可是大大地帮助了他的学习消化啊。

我们有的老师也在教学中佯作失误,随即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如果这时有学生及时举手进行指正,则老师要大大地夸奖他,这会立即引起全班的警觉与注意力,对这个地方的知识点,也立刻加深了印象。

2、佯误的意义

经验和教训同等重要,佯误正是遵循了这一观点。它通过人为的陷阱,设置了教训的存在,从而增加了学生对问题的注意与认识。

3、佯误的注意事项

(1)设置的失误必须不是新知识进行时,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反而形成知识性错误。

(2)佯误后不可拖延,要立即形成对于方才问题的审视,否则就会形成建构、铸成错误的认知。

(3)一般不可以将错就错,有的教师发生了教学错误,却美其名曰:“这是考验你们”。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学生会立刻识破这种小伎俩,反而会降低教师的威信。正确的做法是,以无痕的形式进行重复和强化,覆盖和消除方才所造成的知识痕迹,并形成新的正确认知。

 

八、留白

1、留白的做法

在教学中对某一个情节正在描述,教师突然戛然而止,把延展部分留给余兴未消的学生们。比如:有一位教师上公开课《邱少云》,课堂氛围十分之好,学生们群情激昂、真是掷地有声。突然有一名学生怯生生地举手,处于兴奋中的老师即兴示意其发言,“老师,我认为邱少云真傻,就不知道动一下,太傻了。”刹那间,整个会场就像凝固了一样,鸦雀无声,怎么课上到这种程度,会出现这样的声音?教师更是恼怒异常,一时间愤怒、迷茫、焦急、懊悔全集于一身,她身不由己的大声呵斥道:“傻什么傻?傻什么傻?你才傻呢!”以下的课她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回到家中,她一连几日茶饭不香、寝食不安,怎么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回事呢?偶然一天,在吃饭时她突然顿悟,学生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呀,他们不在那个严酷的战争环境之中,关键是教师备课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预设两个方向?对呀,如果我这样处理该有多好!心理开了窍,便欲欲跃试,又找到校长争取再上一次公开课。一个月后,公开课再次举行,她上的还是《邱少云》,随着时间的流逝,又到了关键的时候,怎么没有人举手啊?眼看就要下课了呀?突然,她又一次发现在教室的角落里举起了一只手,“老师,能不能出现这种情况,敌人睡觉了,这时邱少云动一下也没有什么,岂不两全其美?”来了,来了,终于来了。这位教师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这才说出了顿悟中的处理语言,这真是石破惊天、不仅学生心悦诚服地坐下,全场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对这位教师的机智处理无不佩服之极。你想知道这位教师说了什么吗?请到我的博客中有专门的文章阅读,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讲了。

2、留白的意义

教学中留白的意义和书画作品中的意义是一样的,引发学生想象的空间、激起他们延展学习的兴趣。就如断臂的维纳斯一样,人们在充分的想象,那只手臂应该是怎样的?又在积极地寻找资料阅读,史料上究竟有没有记载?能不能发现原来的创意?

3、留白的使用前提条件

(1)教学的关键之处,必须引起学生关注的地方,可留白,讨论研究后再解决;

(2)必须通过课后延展阅读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能占用课堂的教学时间;

(3)有争议的地方,必须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可留白,日后再解决。

4、留白的注意事项

(1)具有连续性的知识点不能留白,否则就会贻误战机,错过知识的形成过程;

(2)这一条最重要,就是渲染不到位不能留白,否则留了也没用,学生不会和你玩。

(3)留白要在遗忘曲线范围内解决,否则就会淹没在记忆的尘埃中。

 

九、咨询答疑

当你上完课后,你是否知道学生还有什么地方不会吗?这就需要在临下课之前,要在全班进行咨询与答疑,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的下课。但是,有的老师宁肯如何的浪费下课前的时间,也不愿意进行咨询答疑——没有这个对教学查缺补漏的好习惯。

还有的老师是这样做的:“谁有不会的提出来。”注意这句问话,一般人都不愿意以“不会”的身份示人,所以这句话是拒人千里之外的话。即使有的学生真把自己不会的地方提出来了,老师就会这样说:“谁告诉他?”再注意这句话,这句话有轻藐提问者的意思,其潜台词是,“就你不会,还得叫别人告诉你。”下一步,当有的同学告诉完之后,老师也不管提问者听没听清,劈头又是一句:“懂没懂?”谁又能说自己连听都听不懂,于是只好唯唯诺诺地说:“听懂了,听懂了。”“那坐下吧!”在这种气氛下,还能有提问的吗?于是,这些老师就对我说:“不是我不问,而是谁也不发言。”因此,这个技术还是挺值得重视与掌握的。

正确的做法是:“谁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如果你不说,我还要采访你。”当学生提完后,首先要鼓励他:“问题提得很好,请坐。”“下面谁能回答他的问题?”当其他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要有必要的重复、重组或补充,以使得提问者彻底明白,而全班其他同学也都要受益。然后问询这名同学:“还有问题吗?”

如果没有学生回答提问者的问题,则教师要自己作答;如果问题十分重要,教师也要亲自作答;如果问题提的实在没有必要,教师切不可以还叫学生回答,那样是在浪费课堂有效时间,教师可以亲自以一句话回答截止。

当学生们都没有问题时,教师要把事先准备好的,考察学生们是否学会了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的端出来,一般应该准备一到三个问题。

 

十、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是一项成熟的课堂教学辅助技术,其名称来源于陶行知,但实际操作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小先生制”适用于各种课型,不仅教学反馈快、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教学的双向有效性方面更有着不可替代的特点。以下就实际操作的要点做出说明,以供大家使用时参考。

A、关于课堂练习的使用

有的老师错误的认为,只要随便找几个学生检查练习,就是“小先生制”了。这涉及了以下问题:

1、你所找的学生是用什么标准确定的?

2、他们本身是否具备了这一次检查别人练习的程度?

3、所找的学生是否具有公平性、竞争性和激励性?

4、检查者和被检查者是否具有积极性?

5、他们检查的程序是什么?如何反馈?

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于是出现了全班乱哄哄的情况,检查者与被检查者闲聊、检查者不知道检查什么、关注什么?练习的正确与否得不到有效的反馈和矫正,只是在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于是这些老师便宣称,这个技术早就有、不好使。孰不知恰恰是他们不会用而已,甚至极度跑偏,使副作用大量产生。

正确的做法是:

1、确定——随机确定小先生:布置了练习题之后,老师要宣布预选小先生,但每人只看一遍所做的情况。这一点很重要,有的老师忽略了这一点,由于思维有“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四种情况,于是一些学生便开始出现“快而不准”的状态。很快就举手表示自己做完了,老师一看不对,他就马上又改个结果再次举手,这种状态不仅破坏了课堂现场遴选的秩序,而且使这些学生养成了马马虎虎的坏习惯。

学生做完题后,可以静静地举手示意,而老师绝对不可以出声,只是用手指示意1、2、3、……、7、8留有预备的排队,否则会使全班发毛,静不下心来。然后宣布排队截止,大家只可以静静地做题,这时,老师按照排队的顺序依次检查举手的小先生,确定这次练习的小先生,一般是每列1-2人,全班不超过10人。

2、检查——在确定全班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做完题后,已经确定的小先生开始下地,依据自己的正确答案实施检查。要注意,检查时不许废话,只考察谁错了?错的原因是什么?检查结束后,悄悄地返回自己的座位。

3、反馈——老师击掌表示全班此次练习结束,然后小先生进行依次汇报反馈。这时要注意规定范式:比如“报告老师,我一共检查6人,两人发生错误,错误的原因是……,报告完毕。”

4、矫正——通过汇报,老师已经迅速掌握了全班此次的练习情况,多少人发生错误,原因是什么。然后,进行全班简单讲评与板书矫正。

5、帮教——方才的小先生再次下地,对方才检查没有过关的学生进行口头问询:(1)提问解题的若干过程(2)还有什么不会的,用学生自己的话进行讲解。

至此完成了一个练习的循环。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扫清死角,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而且由于小先生是随机产生的,每个人都有可能一次性担任,所以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使之更为自信、以及激发他们的竞争和展示自身价值的动机。

B、关于新授课的使用

在老师讲新课的时候,谁又能保证全班无一遗漏的全部听懂呢?有的老师惯用问话的方式:“大家懂没懂?”“懂了”。不会有异样的声音,这种结果是必然的,因为没有谁会在这时站起来扫老师和大家的兴,顺便还显示了自己的无知。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小先生制”,来进行检验与帮教。

1、老师快速抽取全班学习优秀的若干学生组成工作队,每人负责一列,下地进行检验。如果他说会了,听懂了,你就要随机问上几句,以看他是否真的会了;如果他说不会,你就要问清他什么地方没听懂,然后再讲一遍,直至他听懂为止。

2、全列检查完毕,轻声走到老师身旁,向老师汇报工作情况。

3、老师迅速而详细地掌握了全班的真实情况,此乃“分身法”也。然后,进行全班矫正与提问,以证实自己的教学已经达到预定的目标。

C、其他方面的使用,都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是,迅速快捷、反馈矫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教师的分身法与证实,这些原则都是必不可少的。

“小先生制”因每个班的具体情况不同,教师的个人教育教学风格不同,所以使用时,应该有一个“磨合期”,教师应该在反复的试验中,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并内化为适合于自己的、顺手的教学利器。
 

编辑:贺军林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台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辽宁省台安县台安镇繁荣南街38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