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教研 > 2013—2014学年度(下)教学质量抽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下)教学质量抽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2014年06月24日 09:45:09 访问量:676

一、总体评价

本次教学质量抽测的七年级数学试卷,认真贯彻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的要求。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命题向课程改革靠拢,注重基础,加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控制题目的繁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试卷整体结构、基本题型、题量、难度及赋分办法基本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二、试卷及试题特点

(一)本次抽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设六道大题,25道小题。其中客观性试题占40分,主观性试题占60分。

(二)本次抽测数学试题以课本为基本载体,立足基础、源于教材、难点分散、容量适中,突出考查了“四基”、“四能”。

1、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例如,第一题(选择题)、第二题(填空题)、第三题、第四题、第六题的部分题目,基本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学段目标所要求的。对全县七年级数学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2、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活动经验的考查。例如,填空题第16题、第三题中的19题考查了学生化归思想;选择题中的第5小题、第6小题、第三题中的19小题、第六题考查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选择题第8小题、第五题考查了学生的方程思想;第四题中的2122题,第六题的部分试题考查了学生的推理思想;填空题第12小题、第六题中的第3小题考查了学生的分类思想;选择题第7题、第五题考查了学生的模型思想。填空题第15题考查了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3、注重了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例如填空题第11题、16题,第四题中的22小题、23小题都考查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填空题第15题、第五题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

4、注重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引入了探索性、开放性问题。例如:选择题第8题考查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填空题第10题是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开放性试题;第四题中的22小题(1)让学生自己探索出结论的正确性,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学生答题总体情况

本次共抽测355名学生,平均分:79.55,最高分:98,最低分:26,优秀率(85分以上):36.06%,及格率(60分以上):96.34%

各分数段分布具体情况如下:

分数

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人数

13

48

94

143

57

总体上看,学生基础知识答的很好,计算能力,简单推理能力也不错;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上还存在不足,认真审题和解答规范上还需要加强。

(二)学生答题具体情况分析

1、第一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考生得分很高,满分率为75%。失分最多的是第8小题,部分学生没有从不同角度考虑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第二题是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学生得分不是很高,满分率只有17%。失分较多的是第1116小题。11小题得分最少,学生主要是因为不会叙述“平行公理”而失分;16小题学生主要是不能从特殊推导出一般,化归方法掌握不好。

3、第三大题中有四道题,17题是一道实数计算题,满分率是80%,部分学生因为计算不准确或者最后结果没有化简而失分;18题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题,满分率达到了92%,个别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掌握不好;19题是用坐标表示平移的问题,满分率大约为50%,此题失分主要集中在第(2)小题上,学生对平移过程中三角形扫过的面积不理解,求解不准确而导致失分;20题是有关平方根和立方根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答的较好,满分率约为85%,部分同学混淆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导致失分。

4、第四大题中有三道题,21题是补充证明过程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推理过程及依据的掌握情况,满分率约为75%,部分学生因在顶点处有多个角时候没有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而失分;22题主要考查学生能进行简单推理,学生答的较好,满分率80%,部分学生证明过程书写的不规范,逻辑思维混乱造成失分;23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学生答的非常好,满分率90%,个别学生没有理解题意、计算不准确造成失分。

5、第五大题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建模思想,满分率27.6%,第(1)小题答的都很好,第(2)小题失分的学生较多,主要是部分学生没有正确审题,错误的认为第(1)小题中所求的“甲、乙两个工程队每天修路多少”是“甲、乙两个工程队每人每天修路多少”,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利用方程求解,而是用算术法求解。

6、第六大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学生平面直角坐标系、平行线、图形等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方程、推理、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此题满分率只有0.28%,部分学生没有列方程求出t的值,大多数学生对于点M没有考虑在DE延长线上的情况而导致失分,还有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没有最后写出结论。

四、对今后七年级数学的教学启示与建议

1、各学校要重视初中起始年级的教学,要配备得力的教师教七年级,为学生初中学习打好基础。

2、教师要转变观念,注重基础。教学中要紧紧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依“标”靠“本”。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学生实际,举一反三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达到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体差异的关系”。在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上,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加强过程教学,真正做到结论和过程并重,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平时教学要注重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是简单地背下一些公式、定理,而要展开思维,弄清楚其背景和来源,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加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要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训练,暴露学生对数学问题多种解法的比较与反思过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5教学中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坚持启发探究式“小组合作交流”和“学案导学式”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同时,向“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转变。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问题的提出过程和解决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困难,开展尝试和探究,让学生经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全面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6教学中注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看得到、听得进、感受得到的基本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7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各种数学语言的转化,还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8、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9、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0、学生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规范训练,保证把自己会的题答对了。

 

                                      台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王

                                                                                    2014520

 

编辑:刘长海
上一篇:台安县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台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辽宁省台安县台安镇繁荣南街38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